哈希游戏- 哈希游戏平台- 哈希游戏官方网站
Vitalik:我认为以太坊最大的贡献之一,是在推动开放性和去中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并让这些理念逐渐成为许多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。这些价值观需要每一代人不断地传承和更新。就像 20 世纪 80 和 90 年代兴起的自由开源软件一样,区块链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些精神,并将它们延续到 21 世纪的 2010 和 2020 年代。以太坊在这方面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,它让许多原本只是理论层面的想法变成了现实。
当然,也有一些正向的惊喜,比如零知识证明 (zk) 技术的发展速度比我预期的快了五倍,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欣喜的事情。此外,机构和政府对区块链技术的关注程度也超出了我的预期。即使在 2010 年代,许多大公司和政府就已经对这个领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。尽管当时的兴趣更多是出于展示创新能力的目的,但这仍然是我没有预料到的。而如今,机构的兴趣再次回归,但这次是以更具体和实用的形式出现,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让我感到意外。
Vitalik: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软件开发的复杂性。对于这一点,我当时缺乏经验,未能充分理解其难度。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设定更高的标准。我们原本计划在几个月内推出的以太坊版本,其实只是一个基于 Prime Coin 的 Layer 2 解决方案。然而,当我们在一月份看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时,我们意识到以太坊是一个承载着许多人期待的项目,它值得我们投入更严肃的努力。因此,我们决定真正打造一个适合构建 Layer 2 解决方案的 L1。
有时候我也会想,在社会或经济层面,有没有可能采取更好的策略,让后来回顾时觉得更加理想。比如,在以太坊早期(2014 年),是否可以引入一种临时性机制,将部分代币供应分配给支持公共产品的项目。即使当时只能用一些粗糙的方式实现,比如通过矿工投票(基于过去 1024 个区块的记录)来决定开发者奖励的分配。这种机制可能会避免明确的预挖矿,同时为基金会和其他组织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,也许还能在早期为以太坊赢得更多的信誉。
David:我想谈谈以太坊当前所处的阶段。最近,随着唐纳德·特朗普的当选,我们观察到一种社会趋势的转变,这种转变不仅影响了加密领域,也波及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种趋势体现了从一种具有女性化特质的世界经济论坛 (WEF) 风格,转向一种更加传统的“青铜时代心态”。引用推特上一位用户的话,这似乎是一种“摒弃伪善,回归本真”(out with a woke, in with a base)的文化潮流。这种文化的时代精神同样渗透到了加密领域,许多项目开始强调自己的美国本土身份。例如,那个引发争议的 Solana 营销视频就明确表示,他们的目标是专注于技术创新,而不是聚焦性别议题。
另一件我一直在推动的重要事情是更加关注隐私,隐私自始至终都是密码朋克精神的核心部分。如果你还记得 1982 年的“Chaum 和 E-Cash”,那时的 E-Cash 并不是去中心化的,而是所有交易都通过一个中心化的操作员进行,但它是私密的,能够保护用户隐私。由于技术限制,我们转向了比特币,它是去中心化的,但并不具备隐私特性。然而,现在我们有了 ZK-SNARKs,这些技术限制已经消失,我们实际上可以做到去中心化和私密化。
对于第一个问题,我之所以没有支持在 Layer 1 上直接实现隐私,并不是因为我认为这是根本错误的,而是因为我认为技术上还未达到足够成熟的阶段。我们尚不清楚哪种隐私技术是最优的。如果我们在 Layer 1 上实现某种特定技术,可能会导致一些非常不理想的结果。这在任何 EIP 中都是一个挑战,但在隐私方面尤为突出,因为隐私数据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敏感性。你不能随意替换树结构中的某些内容,这使得升级变得更加困难。
然而,这也带来了一些挑战。那些不认同密码朋克价值观的人会如何影响以太坊?你曾提到以太坊的多元化,我们确实欢迎更多人加入,但这些人未必重视我们所关心的核心价值观。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划定界限?比如,像 Rye 这样的稳定币项目可能更符合密码朋克的理想,但它并未成功。相反,像 Circle 和 Tether 这样的稳定币虽然在理想性上有所欠缺,却在帮助新兴国家的人们方面取得了实际效果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平衡坚持密码朋克的价值观与适应现实的需求?什么时候应该优先考虑产品的市场契合度和实际使用?
第一阶段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,我认为第二阶段也会顺利推进。但我们对 L1 和 L2 层之间的协调重视不足。虽然用户体验和标准方面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战术调整解决,但我更担心的是整体缺乏协作。如果我们进入一种状态,就像你在 2021 年提到的那样,假设以太坊是去中心化的,L1 也是去中心化的,但可能会出现一个大型的 rollup 链,所有执行状态都集中在其中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担心 L2 是否会变得比 L1 更强大,进而主导规则,甚至可能脱离以太坊。这种情况似乎缺乏良好的经济平衡。不同链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也不像过去的以太坊 L1 那样紧密。你怎么看待这种经济协作的问题?你认为我们能解决吗?还是说还需要很长时间?
另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提现时间。如果所有资产都在 L2 上发行,而用户通过铸造和销毁桥接进行资产转移,那么 L1 的参与度会大大降低。保持 L1 的核心地位非常重要,即使大多数活动发生在 L2 上,资产仍然应该在 L1 上发行。这不仅从信任角度更安全,同时也解决了 L2 的治理和升级问题。如果资产在 L2 上发行,无论用户如何转移资产,都必须信任该 L2。但如果资产在 L1 上发行,用户可以通过原生提现功能依赖 L1 的最终裁决权。这种模式使得安全性更高,同时也让用户可以更自由地从一个 L2 转移到另一个 L2,从而促进跨多个 L2 的应用程序发展。
Ryan:David 和我主要关注的是以太坊的社会层。我们认为,为了以低调的方式实现强大的影响力,同时提升以太坊 L1 的软实力,我们需要一个更强大的 L1。这不仅仅是从提升每秒交易量(TPS)的角度出发,还要让 L1 成为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的核心、流动性的枢纽,以及资产铸造的主要平台。L1 的实力越强,就越能有效地吸引和引导 L2,给予它们流动性支持,这也是它们与以太坊紧密相连的原因。我们对提升 L1 性能的倡议感到非常期待。
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Cypherpunk 类型的人通常重视个人节点操作的隐私性。这一点我之前并没有意识到,直到我花时间与其中一些人交流。运行个人节点可以为隐私提供强大的保障。比如,如果你使用以太坊的隐私协议,并且通过多个账户进行不同的操作,同时非常关心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,但如果你仍然通过 Infura 查询每个地址的余额,那么 Infura 就知道你所有的链接关系。而运行自己的节点可以完全避免这个问题,因为你只需下载区块链数据,所有的查询都是本地进行的,没有人知道你的读取内容。
Ryan:让我为这些 ETH 财库公司辩护一下。这些公司在某种程度上为 ETH 提供了一个新的协调机制,帮助传播 ETH 的价值故事。这种机制类似于比特币的成功路径,将 ETH 的影响力扩展到主流金融领域。虽然它们可能存在过度杠杆化的风险,但目前来看,这些活动正在改善以太坊生态的健康状况。随着传统金融对 ETH 的关注增加,资本流入也会随之增长。这不仅提高了社区的安全性,还为开发更多密码朋克创新提供了资源。
此外,我希望以太坊的节点能够变得极其轻量化,同时隐私保护能够成为默认的用户体验。从支付隐私开始,逐步扩展到更复杂的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应用。同时,我们需要开发一种既支持用户自我主权,又适合普通用户的自我托管解决方案。我相信这是可以实现的,我希望我们能够达到这个目标。更进一步,我们还需要对所有系统进行形式验证,确保它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如果我们能打造一个从 DApp(去中心化应用)到以太坊客户端,再到操作系统,最终延伸到硬件的经济实惠且开源的生态系统,那将是非常理想的状态。